来源: 更新:2025-04-10 18:42:34
用手机看
2017年,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高性能设备,如iPhone 8/8 Plus、华为Mate 10、三星Galaxy S8等,这些手机搭载了更强大的GPU(如苹果A11 Bionic、高通骁龙835),使得实时3D渲染能力大幅提升,为3D手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Unity 3D和Unreal Engine 4(UE4)在2017年已被广泛应用到手游开发中,相比传统的2D引擎,这些3D引擎能够提供更真实的物理模拟、动态光照和粒子效果,显著提升了游戏的表现力。《王者荣耀》(海外版为《Arena of Valor》)在2017年采用了更先进的3D建模技术,使得角色和场景更加精细。
4G网络的普及和云游戏技术的初现端倪,使得大型3D手游的在线体验变得更流畅,部分游戏开始尝试即时运算与云端渲染相结合,降低了对本地设备的硬件依赖。
尽管《王者荣耀》在2015年就已经上线,但2017年迎来了全面升级,腾讯天美工作室优化了游戏的3D建模和动态光影效果,使得英雄和战场更加立体生动,游戏还推出了全新的高帧率模式,适配高端手机,进一步提升了竞技体验。
网易的《阴阳师》在2016年年底上线,但在2017年达到巅峰,游戏采用了3D角色建模+2D背景结合的渲染方式,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,战斗场景中的动态技能特效和精美的式神建模让其成为2017年最受欢迎的回合制RPG手游之一。
米哈游的《崩坏3》凭借高质量的3D动作表现成为2017年的黑马,游戏采用卡通渲染(Cel-Shading)技术,结合流畅的连招系统,提供了媲美主机游戏的操作手感,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,还在海外(尤其是日本)赢得了大量玩家。
2017年,《绝地求生》(PUBG)引爆了全球“吃鸡”热潮,而网易迅速推出的《荒野行动》成为国内首款3D战术竞技手游,游戏采用开放世界设计,支持100人同局竞技,凭借真实的3D射击体验迅速占领市场。
为了流畅运行高画质的3D手游,消费者对手机GPU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手机厂商开始将“游戏性能”作为核心卖点,如华为GPU Turbo技术和黑鲨游戏手机的诞生都与此相关。
传统的2D卡牌或休闲游戏主要依赖广告和内购,而3D手游更倾向于“高品质+长线运营”模式。《崩坏3》通过角色皮肤、剧情DLC等方式保持玩家粘性,《荒野行动》则依靠Battle Pass(战斗通行证)系统增加收益。
2017年,国产3D手游开始大规模出海。《阴阳师》登陆日本市场后大获成功,《王者荣耀》国际版《Arena of Valor》在欧美市场也取得不错成绩,展现了国产3D手游的全球竞争力。
尽管3D手游在2017年取得了巨大进步,但仍面临一些技术瓶颈:
2017年是3D手游爆发的一年,它不仅改变了手游市场的格局,也为后续VR/AR游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,随着5G、云游戏和光线追踪技术的发展,未来的3D手游可能会更加沉浸式、低延迟,甚至跨平台无缝衔接。
回顾2017年的3D手游,我们能看到中国游戏行业的快速成长和技术创新,无论是竞技类、角色扮演类还是开放世界类,3D技术的应用都让手游体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,更是游戏文化的进化。